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1.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的这一特性是指( )。
A.法律的规范性 B.法律的普遍性 C.法律的确定性 D.法律的同一性
2.法律事实的类别包括( )。
A.假定 B.制裁 C.事件 D.处理
3.我国法律制定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A.法律草案的公布 B.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
C.法律的公布 D.法律草案的审议
4.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
A.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C.中共重庆市委 D.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6.法律解释在法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属于立法解释的是( )。
A.司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7.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 )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A.政治关系 B.人们交往 C.社会关系 D.经济关系
8.“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入民的心。”下列选项与该句体现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B.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C.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人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D.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9.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B.道德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法律不能调节的领域
C.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D.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10.关于自由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规范不能创造自由
B.人们只有在相互依赖中才能得到自由
C.现代社会作为权利之自由的范围不能由法律限定
D.人的主体性通过自由来体现,没有自由即没有主体
11.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本途径在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下列活动中体现民主立法的是( )。
A.某市在棚户区改造时张贴告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B.在《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时,立法部门召开听证会听取建议
C.某地环保局在一家企业决定投资建厂时,邀请周边居民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D.某省为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点,到时机成熟后才出台法规
1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 )。
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法的解释 D.法的宣传
14.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15.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行为起导向、引路的作用
B.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C.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D.法的作用的发挥不受人的因素影响
16.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
A.法的稳定性 B.法的灵活性 C.法的溯及力 D.法的强制性
17.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两个条件,法律事实和(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正义 D.法律规范
18.电影《私人订制》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
A.物 B.人身 C.智力成果 D.行为
19.通过法律,人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国家赞成的,可以做的;什么是国家反对的,不能做或者不该做的。这种作用就是法律的( )。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20.法律在内容的设定上以( )为核心。
A.法律事实 B.法律责任 C.权利和义务 D.刑罚处罚
联系我们: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陕西志远教育官网(www.zyhtedu.org)
微信公众号:sxzyedu
QQ:623813217
志远教育,让您的起点与众不同!祝各位亲爱的考生圆梦2024!
课程推荐:
志远教育官网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陕西志远鸿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